文化中国行丨“拼图”→“解码” 数字技术让甲骨文活起来! 甲骨文,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然而,由于其年代久远,许多甲骨文的解读和研究工作都非常困难。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甲骨文的“解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首先,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甲骨文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成为可能。通过对甲骨文的扫描、拍照和数字化处理,研究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研究甲骨文的原始资料。此外,数字化的甲骨文还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甲骨文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来。 其次,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甲骨文的解读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识别和分析甲骨文的字形、结构和语法,从而提高解读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虚拟现实技术也可以让研究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甲骨文的形态和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 最后,数字技术还可以为甲骨文的传承和普及提供新的可能性。通过数字化的甲骨文,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学习和了解甲骨文,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甲骨文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拼图”和“解码”,数字技术让甲骨文活起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平台。

参考以下文章来源:

文化中国行丨“拼图”→“解码” 数字技术让甲骨文活起来!

“数字技术解锁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 解码 殷墟 拼图 碎片 系统 历史 数字技术 龟甲 sina.cn 第1张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丨“拼图”→“解码” 数字技术让甲骨文活起来!

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

01

殷墟出土的刻辞甲骨已超16万片

在殷墟众多的考古发现中,甲骨文是重中之重。截至目前,殷墟出土的刻辞甲骨已超过16万片,发现单字约4500个,已释读的大概有三分之一。

彼时,商人好问,问天问神问祖先,王室为了占卜和记事,在龟甲兽骨上契刻文字,称为甲骨文。“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的发现接通了古今对话,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虽然在外形上有较大的区别,但是从字的结构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军事、文化、习俗、天文、历法、医药等,成为殷商文明的信息史料宝库。

02

数字技术助力“拼”甲骨

让我们读懂历史

目前存世的甲骨中,碎片占90%以上。甲骨缀合,就是综合各方面信息,将碎片拼接起来,使之变成完整或较完整的材料。完成拼接的甲骨才能更好地被“破译”出来,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传承研究创新团队,用数智赋能甲骨文传承保护研究,研发出甲骨文自动缀合系统,成功缀合78对甲骨碎片,让甲骨文走向“重生”。

走进安阳师范学院的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屏幕闪烁、数据流动,这是团队自主研发的甲骨文自动缀合系统,它可以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内,就从1500片甲骨中筛选出300多片。

如何判断缀合成功?这不仅要求形状严丝合缝,正反两面纹路相同,字体、风格、内容也须契合。目前,系统已成功缀合78对甲骨碎片。其中一对还发现了3000多年前商代的一次日食记载,为商代史和历法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完成拼接后,数字技术还能辅助“破译”甲骨文。

一片一片缀合,一代一代钻研,哪怕只拼接两张残片,也可能激活背后的历史基因,成为中华文明的标注。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除了在学术研究上的不断突破,甲骨文研究团队还致力于将甲骨文融入现代生活。他们研发了甲骨文小程序“了不起的甲骨文”,让公众能够轻松了解和学习甲骨文。同时,还创新了“甲骨文广播体操”,让青少年在运动中感受甲骨文的魅力,甲骨文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