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能不能赚到钱,靠的不是能力而是信息差,富人能拿到高收益也正是因为能够获取一手信息、精准抓到周期、及时上车。
本周楼市消息,看起来中规中矩,但却出现了不少惊人信号。
比如央妈罕见下场做空国债,这是什么信号?结合此前央行行长在陆家嘴金融论坛的讲话,政策是不是要有大反转?
除此之外,深圳多家银行跟进封顶才能放贷,这是只能买现房的意思吗?为什么现在跟进?
此外长沙,突然放开公寓转住宅的限制,公寓会不会就此被正名?住宅去库存都困难,此举又意在何方?
湖北多地住建局改名为住更局?这是什么信号?房地产这是彻底告别增量时代?
这些信息背后,有什么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是什么?抛房当还要等等吗?哪些城市,可以关注了?
深圳多银行要求“楼盘未封顶不得放贷”
财联社7月4日电,记者获悉,近期深圳多家商业银行已要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需在主体封顶后才能放款。
有大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相关要求已明确,将于明日开始实行。
某深圳地产公司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刚刚收到银行消息,深圳银行的按揭放款需要在主体封顶后才能放明天开始执行。”
昨天看到有些人将这条消息解读为:以后只能买现房或者准现房。
并非如此。
新房本就是交房之后,办理房产证的,之前只是走购房合同和网签。
延迟放贷,并不影响买卖合同的签署,只是改变了放贷时间。
这样调整,对于购房者来说,是个天大好事。
首先,这能减少购房者的前期成本。
此前,新房盖到三分之一就可以拿预售证,但交房常常却要到2年后。
等于买房人,这2年期间不仅要付房贷,还要同时付房租,前期压力挺大的。
如果封顶之后才还房贷,等于能延迟1年左右的时间还贷,还是能缓解不少前期买房的压力。
其次,此举也能保证购房资金不被开发商挪用,大大减少烂尾楼的风险。
一般来说,新房封顶后,烂尾的概率会大大减少。
只要银行不放款,开发商也没法挪用资金,就算最后开发商暴雷了,钱在,后续保交楼也会顺利很多。
但对于开发商来说,这不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回款压力又大了。
延迟放款等于将开发商的回款周期拉长1年,对于此刻周转压力已经很大的开发商来说,可能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此举,我认为还有深意。
封顶才能放贷的规定,早在2003年就有提出过,为什么现在开始严格执行?还选择深圳?
此举对深圳的影响应该挺小的,深圳本身也没啥烂尾楼,现在还活着的开发商实力也是比较强的。
选择深圳做试点,恐怕示范意义更大,后续大概率是要全国推广的。
综合来看近期的种种举措,比如打击金融行业,村镇银行中小银行合并,包括延迟房贷放款时间,都是一个主线:
出清隐患,防范金融风险。
7月,马上大会要来,近期陆续还会有更多信号露出
长沙发文支持公寓等类住宅商品房调整为住宅
7月2日,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下发《关于支持公寓等类住宅商品房调整为住宅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长沙市辖区范围内停止新的公寓等类住宅项目规划审批,并明确多项措施支持公寓等类住宅商品房调整为住宅。
长沙此举,应该多少让大家有些疑惑。
现在全国楼市成交都不景气,连住宅都需要去库存,长沙允许部分公寓转住宅,不是增加住宅库存吗?
这么做,是能救公寓,还是能救住宅呢?
说实话,答案可能是救谁都难,只是公寓,不得不救了。
公寓,作为类住宅产品,一直以来,位置非常尴尬。
不能落户,没有学位,二手交易还有高昂的增值税,都让公寓没法正面和住宅竞争,只能靠低价打出一片天。
现在允许部分公寓转住宅,也就是加大了住宅的价格竞争,对现在去库存救楼市来说,显然是利空。
长沙此刻愿意这么做,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
公寓的库存确实天量,不管不行了。
查了下数据,确实如此:
长沙商业库存164万方,去化周期168个月(约14年),办公库存98万方,去化周期167个月(约14年),酒店式公寓库存367万方,去化周期193个月(约16年)。
对此,你要问我怎么看?
我想说,长沙不愧是炒房客的坟墓,调控标兵能做很久。
我看了下,这几年有些城市早已打开公寓向住宅的转化,比如海南万宁、广西南宁等等,但也有东莞,在收紧公寓政策。
你要问我,长沙此举会在全国推进吗?
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毕竟现在住宅去库存才是主线。
像长沙这样的城市,买房是要慎重的,因为库存量真的太大了。
我也建议大家,要关注下自己城市的库存量,现在很多城市库存已经走向高位。
库存越高的城市市场短期越难复苏,如果你正在纠结,现在是否要入场?要不要再等等?房价跌到底了吗?等问题,都可以参考这个数据。
央妈下场,做空国债?
7月1日,央行罕见发布公告称:
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央妈借入债券,不是要大放水的意思。
借的目的,是为了卖。
而卖,是为了压低国债价格。
换句话说,这就是央妈做空国债。
也是非常罕见。
那么,央妈为何要出手做空自己国家的国债呢?
核心还是因为今年债券市场太热了。
现在的情况是金融整体环境比较宽松,又遭遇资产荒,很多机构拿到资金不去投资实体不去股市,反而是拿着钱去空转套利,炒国债就是方式之一。
这些机构赌的其实是两个方面:
1、房地产走弱,土地财政收紧,未来国家势必要大量发行国债来提振经济;
2、我国利率长期大概率走低,相比其他渠道,国债收益尚可,风险也较低。
这可能不止是机构的情绪,还是市场的情绪。
所以,今年整个国债市场特别热,国债收益率一路走低,已经来到2.5%。
这就带来了非常多的风险。
比如,国债收益率越来越低,会进一步影响外汇;比如机构拿着短线的钱去买长线的国债,一旦后期加息,资金撤出,可能亏得底都不剩。
所以,为了稳定国债收益率,央妈这才下场。
这件事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未来印钞,可能要从外汇占款转变为买卖国债,类似于美联储的模式。
前段时间,央行行长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的讲话,也有这个意思。
什么意思呢?
过去我们的基础货币增加,主要依靠的是外贸产生的顺差。
但是以后呢?
央妈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来控制市场的货币量。
这样做的好处是更有利于把钱放到政策鼓励的地方去,避免钱在金融机构打转,流不下去。
进入7月,越来越能感受到信号不简单了。
经济稳,楼市才能稳。
大国博弈,方方面面都很复杂,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耐心观望,静待下半年花开。
湖北多地住建局改名城市住房和更新局
近日,湖北多地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亮相的消息引发关注。
截至6月24日,湖北省13个地级市住建局: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均更名为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此外,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和神农架林区等地也完成更名。
住建局更名代表了什么?
最直接的那就是——住建局的职能变了。
过去是个增量市场,住建是主要任务;
未来面对的是存量市场,城市更新也将成为主流需求。
很多人看到住建局改名,就认为中国房地产彻底完了。
但是这可能吗?
我国的城镇化率目前65%,未来要达到85%,还有20%的增长需求,也就是还有2.8亿的新增住房需求要满足。
并且我国是14亿人口的大市场,就算是住房更新,也有2亿多平方的市场需求。
住建局的更名,只能说明我们要从过去粗放式的增长,走到未来精细的大维修时代。
城市更新,恰恰是我们现在救市,可做且能做的有长期收益的部分。
让水往这些渠道流,既有利于刺激经济复苏,又有利于核心城市未来的发展。
为什么不做呢?
住建局更名,只能说时代变了。
未来住建局的重点工作应该是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建设“平急两用”的公共基础设施,再加城中村改造。
这部分的市场,虽然没有过去增量时代那么大,但也是是块巨大的蛋糕。
不过,住建局的更名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主要有三点:
1、不要专注小城市的资产。
未来人口会更加密集的汇聚在大的城市群和核心城市之中,全国性增量市场减少了,但是局部的增量市场依旧存在。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定要记住把资产放到有增量的地方去。
2、不要有新区迷恋;
过去,很多新区创造过奇迹,连带着房价也创造过奇迹。
比如南京的河西新区、郑州的郑东新区、苏州的工业园区等等。
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增量空间的收紧,新区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了。
未来,大多数远大新的新区规划,可能都将沦为纸上新区,只有少数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新区还有些许机会。
3、高品质的房子,在未来才能更有市场。
住房更新,意味着我们已经度过了从无到有的时代,接下来是从有到优的时代。
手握有n套老房子,可能不如一套核心的好房子值钱。
不是好房子,很多人可能宁愿去租保障性住房,也不愿意买房子。
这3点,现在看起来可能不痛不痒,但是大概率会在接下来5年-10年里,迅速成为现实。
你的选择,将真实地决定你未来的财富走向。
如果你手里还持有大量的小城市房子,依旧还在往郊区新区抄底,再或者还拿着老破小、公寓、商铺等房产,不舍得割肉。
真的要看清局势,抓紧做出改变了。
楼市下行期,往往是最好的资产调整期,现在割肉做出整理,是为了未来更好的拿到收益。
如果你还搞不明白,你手里的房子是否优质?不知道怎么评估调整手里的房子?还能不能再等等?调整怎么分清先后缓急?等等。
包括有朋友纠结的,资金预算不够的情况下,又不想割肉卖掉,在纠结到底该“先卖后买”还是“先买后卖”?又该如何操作实现低成本置换?
发表评论
2024-07-08 11:12:58回复
2024-07-08 11:12:58回复
2024-07-08 11:12:58回复